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推荐 > 正文

旅游提示 五一假期外出游玩当心被这些虫咬伤

2016-04-25 09:54:23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张鸿鹏  

  导读: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各种昆虫滋生的季节。临近五一,外出踏青游玩一定要谨防被昆虫叮咬。据医生介绍,除常见的蚊子外,门诊也多见蜱虫、马蜂、蜈蚣等的咬伤或蛰伤。下面,就为您整理如何防范被这些昆虫咬伤。

  ★ 蜱虫

多数蜱虫在春、夏、秋季活动,一般从4月持续至9-10月间。蜱虫属于吸血类的昆虫,其体内若携带致病性微生物,可通过叮咬传播给人类,通常会在叮咬、吸血的过程中,将病毒传染给人。据了解,一旦受叮咬感染,人可能会患上81中病毒性、31种细菌性和32种原虫性疾病。蜱虫病会引起发热及多器官衰竭症状,死亡率高达20%-30%。

  应对措施:

  被蜱虫叮咬后,切忌不要生拉硬拽。一旦蜱虫将头钻入皮肤内,因其头有倒钩,会导致越拉越紧,自行取出蜱虫容易将头留在皮肤内,引发继续感染。

  一旦发现有蜱虫叮咬、钻入皮肤,可用乙醚、氯仿等涂在蜱虫身上,使蜱虫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出蜱虫,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整个处理过程中应避免沾染蜱虫血。

  取出蜱虫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诊。

  ★ 马蜂

被马蜂蜇伤后,局部皮肤会出现疼痛和搔痒,还会伴有红肿热等过敏刺激和局部炎症反应。如果身体被蜂群蜇伤多处,常引起发热、头痛、头晕、恶心、烦躁不安、昏厥等全身症状。蜂毒过敏者,可引起荨麻疹、鼻炎、唇及眼睑肿胀、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个别严重者可致喉头水肿、气喘、呼吸困难、昏迷,终因呼吸、循坏衰竭而死亡。

  应对措施:

  清洗。被蜇伤后,可用针或镊子挑出蜂刺,不要挤压,以免剩余的毒素进入体内。可用肥皂水清洗肿胀部位,中和毒液的毒性。也可用冷水浸透毛巾敷在伤处,减轻肿痛。若二十分钟后被蜇部位没太大反应,一般就没事了。

  涂药。如果疼痛剧烈可以服用一些止痛药物。将生姜、大蒜、马齿苋等捣烂、嚼烂涂在伤口处也可。如有蔓延的趋势,可能有过敏反应,可以服用一些抗过敏药物。

  就医。如果出现头疼、头昏、恶心、呕吐等症状或出现呼吸困难、呼吸声音变粗、带有喘息声音更严重的情况,要立即送最近的医院去急救。

  ★ 蜈蚣

  蜈蚣一般在3月到5月的雨后初晴的清晨进行交配,所以这段时间蜈蚣频繁出现。因蜈蚣喜欢躲在潮湿的地方例如浴室、厕所,所以避免屋内潮湿很重要。被蜈蚣咬伤后,伤者易出现麻木、红肿、疼痛、发热,极少数患者还会出现昏迷和休克。

  应对措施:

  蜈蚣咬人的伤口是一对小孔。蜈蚣的毒液呈酸性,用碱性液体就能中和。被蜈蚣咬伤后可立即用10%左右的小苏打水或肥皂水、石灰水冲洗,然后涂上较浓的碱水或3%的氨水。也可用鱼腥草、蒲公英捣烂外敷,然后立即到医院治疗。

  ★ 恙虫

  每年6-10月是恙虫病高发期。恙虫又称恙螨,仅幼虫阶段会叮咬人或动物宿主。恙虫咬人后,会将一种叫“立克次氏体”的病菌带入人体内,沿着血液散布于各个器官,繁殖生长,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其中最典型的症状是发热,叮咬处有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等,如果毒素侵入且超过10天仍未对症治疗,严重时会导致肝、肾等多器官衰竭,危及生命。

  应对措施:

  恙虫比较喜欢叮咬人比较隐秘的身体部位,如胳肢窝、肚脐、股沟等。被叮咬后的伤口有焦痂,往往需要患者或医生有意识地细致检查方能发现,也便于确诊后对症治疗。

  一旦出现莫名发热,就要先看一下身上有没有发黑的焦痂,尤其是腹股沟、腋窝、腰部、大腿内侧等部位,这是判断被恙虫咬伤最简单有效的办法。

  恙虫叮咬没有强烈的刺痛感,恙虫病也不会人传人,早期确诊后可按医嘱服用多环西素 (一种抗生素),疗效显著。

  外出游玩做好预防

  应对蚊虫叮咬,预防是首要。五一假期将至,外出游玩一定要做好物理防护,别让虫子爬到身上来。

  ● 尽量避免到昆虫较多的花丛、草坪、树林或潮湿阴暗的地方长时间坐卧或玩耍;

  ● 如果必须去,建议穿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服及长裤,不要穿凉鞋,扎紧袖口和裤管;

  ● 在皮肤裸露部位擦上清凉油或风油精,在帐篷休息时,关好帐篷,撒些驱虫水;

  ● 家中有宠物的,更容易惹上蜱虫,喜欢遛狗、户外运动、钓鱼的人要格外提防。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