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30 16:02:07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娜
东南网11月2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卞军凯)秋冬之际,福州各大公园给市民送来的幸福感一拨接一拨:西湖公园举办近8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菊花展,近4万盆菊花香动全城;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迎来一年中的最佳观鸟季,大批迁徙候鸟翩然而至…… 遍布全城的1400多座公园,让福州获得“千园之城”的美誉。如今,福州市民“推窗见绿、出门见园、行路见荫”,平均每人拥有近15平方米的公园绿地,可以呼吸到200棵树提供的氧气,每万人拥有绿道长度3.64公里……这既得益于城区58座山体、156条内河、一年四季常绿等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也源于福州全市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加快推进建设更加美好海滨山水城市的奋发作为。 10月28日,福州荣获首届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为中国唯一上榜城市。这是联合国人居署授予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高级别奖项,全球共有5个城市获奖。福州这座绿色低碳生态友好的“千园之城”,迎来全球瞩目的高光时刻。 因山就势,城市处处有公园 上午10点多,初冬的暖阳洒满位于鼓楼区的福山郊野公园,不少市民在观景平台上拍照留念。“看,那里是我的家。”市民陈桂梅指向左海公园方向说,“从这里看过去,福州真美!” 福州城中多山,过去“看山不进山、见绿难享绿”,近在咫尺的山林因为没有开发利用,让市民触不可及。2016年开建的福山郊野公园,因山就势,通过20公里郊野福道,连通3座山体、36个景观节点和周边住宅区、软件园区,在繁华都市中打造出绿意盎然的山林野趣生态福地。 “福山郊野公园带来的生态福利,已经成为生活工作中的‘刚需’。”在福州软件园工作的倪女士说,园区内的企业都喜欢面朝公园设置会客区,有些项目甚至是在郊野福道上谈成的。 目光转向仓山区流花溪。近20米高的渣土山、随处可见的垃圾、遮盖水面的水葫芦……前些年,流花溪“伤痕累累”。近几年,在城区水系综合治理中,全长超4.3公里的流花溪通过对症施策迎来新生。 水活了,景美了。福州市结合流花溪治理打造串珠公园,沿河种植乔木9000多株,新增景观步道9公里、绿化17.6万平方米,重现“飞花逐流水”的景色。 近年来,福州发挥山水城市资源禀赋,建成15个大型生态公园、379个滨河串珠公园、遍布城市的口袋公园,构建起涵盖自然保护地、闽江流域、公园绿地、街头绿地等内容的公园体系。截至2022年底,福州城区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5%,让老百姓出门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生态福利。 遍布全城的公园,带给市民“森呼吸”的愉悦。记者从福州市生态环境局获悉,2022年,福州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第五、省会城市第三。 探索“公园+”,功能更多元 到公园里,玩什么?在福州,每位市民都有自己的独特玩法——这是“公园+”模式带来的生活方式之变。 “每到周末、节假日,我都要带孩子到福州的各大公园打卡、野餐,既能通过户外活动预防近视,还能放松身心、锻炼体能。这两年,公园已经成为我们家的生活新场景。”在闽江公园和煦的阳光下,市民李先生带着6岁的女儿在绿道上尽情奔跑。 近年来,为了丰富公园功能,福州市园林中心积极探索“公园+”模式,从公园建设、管理和服务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将公园与其他产业或业态进行融合,在满足市民休闲游憩基本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兼顾文化、科普、生态、健身、消费等多样化需求。 在“公园+空间”方面,福州创新推出“林下空间”概念,通过移除公园里长势不良的灌木、地被等中间层,加上座椅、儿童游乐设施等,让市民坐下来亲近大自然。近几年,福州主城区各城市公园共新增林下空间面积约41.6万平方米。 福山郊野公园有相思树、香樟、银杏等超过200种植物,还有鸟类140多种,以及昆虫、两栖类、爬行类500多种。现在,这座“生态宝库”成为青少年自然研学的乐园。 目前,福山郊野公园建成的生物多样性科普中心,室内面积约1500平方米,配套11000平方米的户外研学基地,组建了专业的研学导师团队,已组织研学活动、公益讲座100多场,活动对象覆盖福州市30多所中小学学生,成为福州市科普教育基地。 “公园+健身”,让篮球场、羽毛球场、足球场等体育空间与公园绿地紧密结合,满足市民户外运动需求;“公园+智慧”,则为市民提供语音自助、绿色能量、智慧泊车等智能化导览服务……这让“公园卡遛”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新生活方式。 沿江向海,打造城市生态地标 秋末冬初,位于长乐区的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又热闹起来,一批批迁徙候鸟飞到这里停歇、中转。据悉,每年来到这里的水鸟超过5万只。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也是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今年2月,闽江河口湿地成功入选“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依托湿地建成的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是福州城市公园建设的代表作。 就读于福州市鼓楼第一中心小学的小陈同学,节假日最期待的活动,便是到闽江河口湿地写生。“我每次来这里,都能看到在教室里看不到的花草植物和鸟类生物,特别有趣。”她兴致勃勃地说,希望这样的湿地越来越多。 伴随着福州又一座生态地标的建设,她的美好愿望即将变为现实。 日前,在位于仓山区的三江口植物园一期建设现场,作为一期亮点的兰花谷里,石斛兰、墨兰、文心兰等已经“安家”,兰花谷未来将展示上千种兰花,让市民大开眼界。建设业主单位福州市建发集团项目负责人郭润介绍,三江口植物园选址清凉山和城门山,总占地面积达6.7平方千米,是福州“千园”的又一力作。 曾经,这两座山是福州市郊的两座荒山。设计团队对标国内外优秀案例,结合华南国家植物园、南京中山植物园等国内一流植物园的建设经验,规划出“滨海湿地”与“滨江湿地”的植物园生态格局,这将是国内外少有的生态魅力。 生态之福,源源不断。日前,《福州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印发实施,提出打造独具海滨城市、山水城市特色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山海模式”,将使这片生态福地福韵更浓。 “接下来,我们将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建设更加美好海滨山水城市的强劲动力,以城市生态公园建设为抓手,持续书写山、水、绿、城有机融合的生态文明新篇章,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福州市领导说。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