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频道 > 正文

来福州,“簪”福气

2024-09-14 16:14:5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娜  

头戴“三条簪”的模特在三坊七巷展示。

东南网9月14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郭斌 文/图)

来福州,“簪”福气!

13日晚,福州“三条簪”妆造文化活动在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拉开帷幕。在夜幕光影中,头戴福州“三条簪”、身着中国传统服饰的女子款款走来,穿越古今的非遗文化盛宴令现场观众沉浸其中。

“三条簪”快闪 梦回旧时闽都

三坊七巷的“时空之门”缓缓开启,风雨廊里琴声悠扬,头戴“三条簪”的模特惊艳亮相,以快闪形式演绎历史与现代的对话。

她们身着不同时代、不同款式的传统服饰,交织穿行于廊中,犹如从古画中踱步而来,一颦一笑间,仿佛在诉说不同时代福州女性的故事,尽展福州女性刚柔并济、勇毅独立的铿锵之美。

模特头戴的“三条簪”,是从古代福州流行起来的一种发饰。“三条簪”也称“三把刀”,由三根银簪组成,簪的形状扁平如剑,刻有花纹,插在发髻之间,主簪刀刃向下,左右副簪交叉,刀刃向外。今年6月,“福州传统妆束技艺”列入鼓楼区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在快闪活动中,既有精心复刻的传统“三条簪”妆造,还有融入国潮和现代审美的改良“三条簪”妆造,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之美“圈粉”无数。

三坊七巷的安民巷也变身“时空隧道”。不同年龄的三坊七巷讲解员扮上“三条簪”妆造,徜徉于古老坊巷中,唤醒了老福州关于“三条簪”的尘封记忆。

妆造文化展 沉浸式秀国潮

夜幕降临,三坊七巷鄢家花厅内,一场“三条簪”妆造秀精彩上演。

福州“三条簪”妆造团队呈现了一场融合古风与时尚元素的“三条簪”T台秀。她们以情景剧的形式,演绎“三条簪”妆造的起源、演变过程,展现“三条簪”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又美又飒”,这是广大网友对“三条簪”妆造的评价。9月5日至8日,福州市文旅局发起福州“三条簪”妆造照片及老物件征集活动,邀广大市民晒出心目中最美的“三条簪”妆造。昨晚,部分妆造照片投稿人作为特邀嘉宾,登台尽情展现福州“三条簪”妆造之美,惊艳众多游客。

由福州非遗爱好者林惠姗创作的歌曲《三把刀》,也于昨晚在现场演绎,令人耳目一新。

“《三把刀》歌词灵感来源于民国六年(1917年)张遵旭《福州与厦门》一书中对三把刀的描述,以及我对三把刀的理解。”林惠姗说,曲是通过AI创作的,曲调将中国风和说唱结合,用了琵琶、长笛和古琴等古典民乐,展现“三条簪”妆造酷飒的特点。

同日,福州“三条簪”妆造文化展在三坊七巷鄢家花厅开展,时空对话、文创空间、福饰新生、妆造体验四大展区,集中展示“三条簪”老物件、老照片、配饰、服饰、文创产品、改良妆造等。在时空对话展区,福建省雨田古代玉器博物馆、锦华阁、希得老银铺带来了从清代到民国时期的“三条簪”老物件实物、银饰品,工艺之精美令游客大开眼界。

“清代聚珍款银饰是中国传统工艺与文化的瑰宝,这套‘三条簪’是保存最为完整的清代聚珍款银制发饰之一。”福建省雨田博物馆馆长何女士说,过去,“三条簪”体现了福州妇女爱国爱家的精神。现在,它展现了一种复古的国潮元素,折射出新时代背景下的审美观,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

探索“非遗+” 福州文旅焕新出圈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符号与传承。在福州,“三条簪”就是这样独特的存在。

作家冰心曾在《故乡的风采》中称赞头戴“三把刀”的福州妇女:“我见过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和苏联的农村妇女,觉得天下没有一个国家的农村妇女能和我故乡的‘三条簪’相比,在俊俏上、在勇敢上、在打扮上,都差得太远了!”

近年来,福州创新“非遗+”模式,在三坊七巷等历史文化街区,持续探索推广“文化+非遗+国潮+旅游”等文旅应用场景,结合国潮文化活动,推出一批非遗展示、创意市集、文化交流等非遗主题活动,打造既传统又时尚的非遗文化空间与活动场所。

“本次活动创新将沉浸式体验与‘三条簪’非遗文化深度融合,推动非遗‘活’起来、‘火’起来,为福州文旅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多可能。”福州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接下来,我们还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走出‘非遗+’新路径,持续培育引导新业态、新模式,实现文化旅游双向赋能,助力做大做强做优福州文旅经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据悉,本次文化展将持续到9月17日,其间,将为游客提供非遗妆造服务,每天推出限定优惠打卡名额。此外,从9月14日至10月7日,在三坊七巷、上下杭、南公河口、朱紫坊、梁厝等街区开展国潮秀快闪,邀请游客体验“三条簪”妆造,近距离感受闽都国潮之美。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