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6 10:22:3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娜
东南网8月25日讯(本网记者 文洁 邹玒 通讯员 杨心亮 李清洁)处暑时节的厦门同安,暑气渐消,果香正浓。凤梨穗龙眼树上,金黄果实缀满枝头;香水柠檬园里,翠绿果串压弯枝条。田间地头,农户们穿梭忙碌,丰收的喜悦写在每个人的脸上。8月22日,“走进银城·唱响同安”主题调研采访活动如约而至,媒体团深入农业生产一线,探访特色农产品丰收盛况,见证千年银城在农文旅融合发展中焕发的乡村振兴新活力。 凤梨穗龙眼:百年品种成地标,农旅融合拓增收新路 作为厦门龙眼种植核心区,同安的龙眼栽培历史可追溯至400多年前。如今,全区龙眼种植面积近3万亩,主栽品种“凤梨穗”占比超95%,今年预计总产量达4.5万吨,迎来“特大丰收年”。 凤梨穗龙眼的起源地,是同安区新民街道西塘村马垵自然村——棵树龄超300年的母树,至今仍是这一品种的“活基因库”。凭借抗逆性强、果实脆嫩清甜且自带特殊香气的优势,加之丰富的维生素C含量,凤梨穗龙眼既是鲜食佳品,也适合加工焙干。2012年,它获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4年,又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百年品种自此贴上“国字号”标签。 丰收季的龙眼园,早已不只是农产品产地。各地游客循着果香而来,体验采摘乐趣、品尝新鲜龙眼。同安顺势而为,整合生态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度假资源,打造特色乡村旅游线路,将单一的龙眼销售,延伸为“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产业。“我们将举办龙眼采摘节,进一步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厦门市同安区农村经济发展中心主任林强润表示,这种“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模式,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千年银城”的农业文化,也让农户的腰包更鼓。 目前,同安龙眼种植主体达733户,覆盖8个镇街50多个村居,汀溪镇、莲花镇、新民街道等成为核心产区。近年来,通过高接换种、科学管理等技术推广,龙眼产量与品质持续提升。今年8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为集中上市期,预计50%产量于8月20日前后抢先面市。 莲花香水柠檬:台农引种结硕果,精深加工打开大市场 在同安区莲花镇莲花村,另一片丰收景象同样动人——绿意盎然的香水柠檬基地里,“子弹头”形状的果实挂满枝头。这片基地的“源头”,是2005年台湾种植户带来的香水柠檬种苗。经过近20年培育,莲花村已形成田园与山地结合的规模化种植基地,年产量达数万斤,成为厦门乃至福建重要的柠檬直供地。 “我们的香水柠檬无籽、多汁、皮薄,维生素C含量是传统黄柠檬的二十多倍,果香浓、酸度适中,市场认可度很高。”基地负责人叶明鑫向媒体团介绍时,手中捧着的不仅有新鲜柠檬,还有老冰糖柠檬膏、柠檬片、柠檬香囊等深加工产品。其中,老冰糖柠檬膏因兼具生津润喉、止咳化痰的食用价值,通过微信、电商等渠道销往全国,成为“网红”农产品。 如今,莲花香水柠檬已成为同安特色农业的一张亮眼名片。基地多次获各级媒体报道,还成了中小学研学、市民休闲采摘的热门目的地,农业的“多元价值”在这里充分释放。 农文旅深度融合: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此次“走进银城·唱响同安”主题调研采访活动,让同安特色农业的发展成果更直观地呈现在公众面前。媒体团走进果园、深入基地,体验采摘、品尝鲜果,与农户、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近距离观察同安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产业链延伸、农文旅融合中的创新实践。 依托凤梨穗龙眼、香水柠檬等特色农产品,同安正持续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产业深度融合。通过采摘体验、研学旅行等活动,农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从百年龙眼的品牌升级,到台农引种的产业延伸,再到农文旅融合的模式创新,千年银城正以实干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在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