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频道 > 正文

全国首个沉浸式喜剧剧本游《厦博有戏・闽南往事》重磅上线

2025-07-23 18:00:3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佳颖  

原创沉浸式喜剧剧本游《厦博有戏・闽南往事》现场(东南网记者 柳绿 摄)

东南网7月21日讯(本网记者 柳绿 陈淼淼)当博物馆遇上即兴喜剧,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7月19日起,厦门市博物馆联合知名喜剧厂牌来疯喜剧,推出全国首个原创沉浸式喜剧剧本游《厦博有戏・闽南往事》。这一创新项目以闽南文化为背景,通过互动式剧情和爆笑演绎,让观众穿越百年历史,亲身体验闽南侨乡的拼搏与乡愁。

打破传统:博物馆变身“动态剧场”

传统博物馆的静态展陈模式被彻底颠覆,在《厦博有戏・闽南往事》中,闽台历史陈列馆的每一处空间都成为剧情现场:茶馆、婚房、戏台、驿楼……观众可能被NPC(非玩家角色)一声“呷茶咯”拉入剧情,或在解谜侨批时发现隐藏线索,甚至化身“批脚”(送信人)参与互动。60分钟的演出包含50多处互动机制,观众既是看客,也可能随时成为推动故事的关键角色。  

闽南文化“活”起来:七位NPC带你入戏

七位性格鲜明的NPC由专业即兴喜剧演员扮演:南洋归侨老爷、茶馆老板娘、海归新娘、木偶艺人等角色,均取材自闽南历史与民俗。他们身着传统服饰,用幽默演绎还原闽南婚俗、侨批文化、木偶戏等非遗精髓。例如,观众可跟随“批脚”学习送信,破解侨批背后的家族秘密;或参与闽南婚礼,从嫁妆中解读“踢轿门”等独特习俗。  

“我们希望通过喜剧形式,让闽南文化‘接地气’地走进年轻人心里。”导演方圆秀美表示。项目筹备历时数月,团队深入挖掘闽台民俗,将历史元素转化为轻松有趣的剧情。厦门市博物馆宣教部主任尤丽雪强调:“这是一次跨界融合,让观众从‘参观者’变为‘参与者’,感受闽南人‘敢拼会赢’的精神内核。”  

原创沉浸式喜剧剧本游《厦博有戏・闽南往事》现场(东南网记者 柳绿 摄)

观众反响热烈:边笑边学的文化体验

首演当天,现场观众尤其是年轻群体和亲子家庭热情高涨。扮演茶馆老板娘的演员踢踢表示:“许多小朋友完全代入剧情,仿佛真的成了‘村里人’。”而外地游客则通过互动,快速理解了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预约火爆:文化体验新标杆

作为文旅融合的创新尝试,《厦博有戏・闽南往事》首批开放场次为7月19日至8月23日的每周六下午3:30-4:30。观众可通过厦门市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回复“看戏”预约,目前预约通道已开启,热度持续攀升。  

这个夏天,不妨走进厦门市博物馆,在笑声中解锁闽南文化的“盲盒式”体验!

【项目背景】

来疯喜剧是厦门本土喜剧厂牌,曾培养小佳等知名脱口秀演员,多次参与国内喜剧综艺,此次与厦博的合作,是“喜剧+文博”创新的一次重要尝试,未来或将成为厦门文化旅游的新名片。

原创沉浸式喜剧剧本游《厦博有戏・闽南往事》现场(东南网记者 柳绿 摄)

原创沉浸式喜剧剧本游《厦博有戏・闽南往事》现场(东南网记者 柳绿 摄)

原创沉浸式喜剧剧本游《厦博有戏・闽南往事》现场(东南网记者 柳绿 摄)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