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旅游频道 > 正文

“复活”严复的翰墨馆:从收藏一份信札到传承办学理念

2022-11-28 11:44:36 作者:林奕婷 宋亦敏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冯韵

从收藏一份信札到传承办学理念

“复活”严复的翰墨馆

“复活”严复的翰墨馆:从收藏一份信札到传承办学理念

小学生在严复翰墨馆内学习。(资料图片)

“你姓什么?你不姓严,那你为什么做这个严复翰墨馆?”严复的孙女严倬云第一次见到郑志宇,就忍不住问道。不光是严倬云,许多人见到这位严复翰墨馆的馆长,谈话间都绕不开这个问题。

“我是福州人,我希望做一个文化的传承者。因为我知道有些东西可以再生,而有些文化,再不保护,就永远地消失了。我觉得自己有这样一个使命。”郑志宇说得很简单,但为了这一使命,他已经花了16年时光。

如今,严复翰墨馆不仅是收藏严复真迹最多的博物馆,更是整理和传播严复文化珍品的重要平台。

初遇“盗火者”真迹即着迷

严复被称为“中国西学第一人”、千年大变局的“盗火者”。第一次见到严复的书法真迹,郑志宇就被迷住了。

从厦门大学毕业后,郑志宇就去了香港工作。其间,在诸多国际拍卖会上接触到世界各地的顶级收藏品,他开始慢慢介入收藏领域,2007年,他收到一份严复的信札。“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严复的真迹,他的字特别漂亮。”没想到这位历来以翻译家、教育家、思想家闻名于世的福州人竟也能写出如此优美的书法。郑志宇觉得自己的灵魂被这位“盗火者”“烫”了一下。

从那时开始,郑志宇下定决心,收集散失于世界各地的严复墨宝。为此,他不惜放下了房地产、汽配等产业,投入这份收藏事业。

2013年,郑志宇选择了南后街7号的一座院落,建立起占地近3000平方米的严复翰墨馆。截至目前,馆内已收藏了信札、手稿、书帖等多种类别共计300余件严复真迹。

严复翰墨馆成立的第二年,恰逢严复诞辰160周年,郑志宇在严复诞辰纪念日前夕特意拜访了严复的两位孙女,严倬云和严停云。两位老人都惊讶于这样一位与严复并没有血缘关系的年轻人的真挚与热忱,欣然应允了担任严复翰墨馆荣誉馆长的邀请。

收藏只是第一步,还要把严复的故事讲好,将这位伟大思想家、教育家、翻译家用一生心血为后人留下的科学与爱国的思想宝藏,传承下去、发扬开来。严复翰墨馆专门组建了研究部,相继出版了《严复的一生》《严复书法》等相关著作,参与举办了“追求真理 爱国兴邦——纪念严复逝世100周年”学术报告会,《籀古绎新——严复的书法世界》也即将出版。

让人们把思想“打包”走

严复的真迹为何让郑志宇为之倾倒?答案可以在一场展览中揭晓。

2017年12月28日,历时一年策划的“绎新籀古 光气垂虹”——严复书法陈列展在故宫博物院的延禧宫内开幕——这是故宫博物院“破例”为一位近代名人开办书法陈列展,严复翰墨馆也成为唯一进入故宫办展的民办博物馆。

严复的字从容俊雅,由其字可观其人。开幕当天,严倬云在发来的贺信中写道:“先祖父一生事功,大半凝结在文字上。他的书法是一生精神面貌的传达,睹其字可以参究其治学处世之道矣。”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亦表示,希望能借此“为人们打开认识严复和那个时代的窗口”。

可以说,严复的字不仅促成了郑志宇与严复的“神交”,也促成了严复翰墨馆与故宫博物院的合作。在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文物专家谢辰生的推荐下,单霁翔在福州市严复翰墨馆第一次观赏了不同时期的严复书法真迹,被其风采所触动,方成就了这样一场特别的展览。

秉持着“使文物复活,让思想传播,将精神根植”的理念,严复翰墨馆以馆藏文物为基础,开发出“严校长的故事”这一文创品牌。共计8大品类3000多件文创产品,一经推出,深受欢迎,成为南后街上引人注目的生动存在,也渐渐成为三坊七巷的知名文化IP。

“文创产品可以打破时空的藩篱,让人们把思想‘打包’带走。”郑志宇说。

博物馆里藏着教育智慧

“严校长的故事”背后,是严复影响深远的教育思想和他曾任数所大学校长的经历。

2017年,在北京大学即将迎来建校120周年之际,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与严复翰墨馆联合策划组织,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举办了“严复与北大”专题展览。在展览上,不少北大的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严复与北大命运联系之紧密。

传其物,也要践其志,让严复文物“复活”的最佳途径是教育。郑志宇积极谋求与高校的合作,希望能在高校里继续高举严复思想的火把。如今,严复翰墨馆已成为全国数十家高校的国情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实践基地及各类学术、教育机构的合作单位。

当研学成为中小学生课堂外的教育新形态,严复翰墨馆立即抓住机遇,聚焦“严复的朋友圈”,开发出了“与严校长同行”“坊巷寻宝”等一系列的研学课程。

“我们不光有严复,我们身处的三坊七巷还有林则徐、沈葆桢、冰心,他们之间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着力把研学的视野放大,突出福州文化的特色。”郑志宇说,其中的研学旅行课程已经服务了10万余名中小学生,还在2018年的福州“博博会”上作为非国有博物馆的代表,向世界分享博物馆研学旅行教育的经验。(记者 林奕婷 见习记者 宋亦敏)

更多>>人物志
更多>>专题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