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旅游频道 > 正文

厦门同安推进文化工程建设 赓续文脉增进两岸情感融合

2022-11-14 17:39:48 作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冯韵

今年以来,同安区社科联根植本地文化沃土推进“同安文库”“闽台民俗文化展示馆”“海峡两岸家风家谱研究中心”等文化事业落地落实,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易经》与中华文化认同研讨会暨古同安历史文化传承发展论坛(夏海滨 摄)

东南网11月10日讯(本网记者 文洁 邹玒 通讯员 杨心亮 陈曼璐)千年古邑同安,钟灵毓秀、文脉绵长,古同安县是今厦门市历史文化发祥地,也是闽南文化发源地之一。

今年以来,同安区社科联根植本地文化沃土推进“同安文库”“闽台民俗文化展示馆”“海峡两岸家风家谱研究中心”等文化事业落地落实,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深耕文化沃土

持续丰富“同安文库”

“晓日霞飞遍地红,山河无处不金风”,《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汇聚着中华文明的重要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

近日,《易经》与中华文化认同研讨会暨古同安历史文化传承发展论坛在同安朱子书院举行,吸引了来自四川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等15所高校20余名专家学者,以及闽南文化爱好者,共同畅谈文化传承与发展。

同安是朱熹首仕之地,也是朱子学的发祥地。四川大学教授、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委员会主席、老子研究院院长詹石窗带来了《论朱熹易学与道家文化之关系》主题演讲。他认为,宋元以来的易学之所以象数义理并行比肩,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朱熹对图书象数之类道家易学内容的关注和阐发。

除了主题演讲,詹石窗还将自己历年专著共30种62册捐赠给“同安文库”,现场举行了捐赠仪式。这些著作涉及易学、道学、经学等传统文化研究领域。詹石窗是同安人,是著名哲学史专家、易经研究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得知家乡筹建“同安文库”,他马上把自己历年著作,从家里、办公室整理出来,还从网上购买回来,短短一个月内送来两批书籍。

据悉,“同安文库”作为全国首创文库实体,拟搜辑同安相关传世文献和论著,予以汇集陈列,充分发挥其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此次捐赠的书籍涵盖了易学研究及传统文化等诸多方面,其中《易学与道教符号解密》《经学与儒道思想研究》两本书收录了许多研究朱子的重要论文,意义非凡。

赓续历史文脉

增进两岸情感融合

迈入位于同安县衙旧址的闽台民俗文化展示馆,仿佛置身古香古色的闽南古厝中:直接从闽南古民居“移植”过来的大门,上面的浮雕栩栩如生地展示了两位门神的威武;进门后的厅堂,陈列着烛台、油灯等老物件,墙上的木雕、牌匾也在静静述说着历史;喜庆的婚床、烛台、油灯、木雕、木匾等,再现了传统闽南婚俗和生活场景,展现了时代印记。

展馆本身就是展览的一部分。闽台民俗文化展示馆馆长洪宝塔说,这里每一件老物件都是他从福建各地收集来的。他发现一些闽南村落提升改造后,原有的建筑构件、日常生活用品被随意丢弃,十分可惜。经过30年收集,洪宝塔已收藏上万件老物件,如今把个人收藏转变为公共资源,也希望通过这座民俗文化展示馆,留住乡愁记忆。

目前,在同安县衙旧址,除了闽台民俗文化展示馆,海峡两岸家风家谱研究中心也正在试开放,两大文化工程有望于下个月正式启用。这也是同安区赓续历史文脉的生动写照。

海峡两岸家风家谱研究中心根据九三学社厦门市委的政协提案和同安区人大代表纪天富建议而立,由同安区社科联主办,厦门市同安闽南文化研究会承办,开辟大量空间用于打造各姓氏家谱馆。目前,该中心正在持续丰富馆藏,中心占地面积1800多平方米,目前保存的纸质族谱2000多册,电子档案族谱约5万册,设有詹姓、彭姓、许姓和江姓等馆藏族谱专区。

作为该中心负责人,两岸谱牒爱好者、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江艺平表示,厦门民间收藏的族谱数量众多,然而存放分散、不便查阅,而且静态收藏难以发挥寻根溯源、续谱接谱功能,更难发挥在增强民族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方面的作用,因此中心团队正在开发手机族谱系统,将纸质的族谱电子化,为台湾同胞寻根提供便捷。

同安区社科联主席林永富介绍,根据《同安县志》记载,按姓氏分类,现存台湾民间1026部祖籍同安的族谱中,可确定明清时期同安有68个姓氏、1000多个家族移居台湾。同安海峡两岸家风家谱研究中心将打造成为两岸宗亲寻根谒祖的良好载体,续接海峡两岸血肉联系的亲情纽带,进一步增进两岸情感融合。

更多>>人物志
更多>>专题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