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旅游频道 > 正文

统筹推进文体旅融合发展 长乐打造“沿江线”“沿海线”精品游

2022-10-20 11:50:41 作者:徐文宇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冯韵

福州晚报讯 昨日,长乐区举行“讲好长乐故事,书写文旅时代新篇章”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近年来,在长乐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长乐区文旅局紧紧围绕建设“滨海休闲旅游城市”的发展定位,打造“常来长乐”旅游品牌,统筹推进文化、旅游、文物、体育一体融合发展,全区文体旅事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挖掘文化底蕴

讲好长乐故事

长乐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美誉。长乐区文旅局始终把文化挖掘作为文旅工作发展的基础。

围绕“大爱暖千秋”主题,着重发掘以郑和下西洋为代表的“海丝文化”;注重宣传好冰心文学馆、董奉草堂、郑振铎纪念馆等景区景点,持续挖掘“大爱文化”和“杏林文化”;注重保护好长乐千年古刹龙泉寺,不断挖掘唐代高僧怀海留下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劳作文化”;围绕“状元文化”,打造以文石村登文道为主的旅游景点;围绕“闽剧文化”,推出诸如《长乐状元》《金薯传奇》《杏林始祖》等闽剧精品,在和平街建成长乐闽剧馆,不断擦亮长乐“闽剧之乡”的金字招牌。

保护历史遗珍

绽放时代光彩

在做好文物保护修缮工作方面,近两年来,长乐区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九头马民居等11处各级文物建筑的保护修缮。闽江口南雁山南岸炮台晋级为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西关天后宫、罗零基点等7处文物分别晋级第八批、第九批福州市级文保单位。目前,鹤上镇陈振龙故居已完成全面修缮工作并将开辟成陈振龙纪念馆对外开放,在文物保护的同时讲好“一个家族的红薯史诗”。

2022年,“高楼米线”被公布为第七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长乐区省级非遗项目增至4项,其他3个项目分别为“琴江台阁”“龙门清醮”“张三丰原式太极”。截至目前,长乐另有市级非遗项目5项、区级非遗项目65项。

实施全民健身工程

承办品牌赛事

五年来,长乐区新建更新170条健身路径,改造提升65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5个社区足球场以及一批室内健身房、多功能运动场、登山道、自行车绿道和健身步道等。推进“体育+公园”建设模式,建成南山智慧体育公园、滨海新城智慧体育公园。

预算总投资9000万元的区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今年将完成主体结构封顶,争取2023年投入使用;今年还将在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新建拼装式游泳池。

长乐区还积极引入高水平体育赛事,承办了“吴清源杯”世界女子围棋赛暨世界人工智能围棋大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和海峡两岸传统武术展演大会等品牌赛事,取得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021年,长乐区获评首批全国县域足球典型。长乐区文旅局荣获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加快文旅融合

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近年来,长乐区文旅局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不断夯实文旅产业。

今年福州市闽江口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工程获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总投资额20548.08万元。6月,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升级为长乐区首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按照“串点连线”的思路,优化精品旅游线路,围绕琴江、猴屿、文石打造富有生态和乡村文化的“沿江线”,围绕滨海旅游度假区谋划形成富含海洋文化的“沿海线”,围绕和平街、青桥、新览等谋划形成富含传统文化的“中间线”。

打造文旅品牌,猴屿乡被评为省级全域生态旅游小镇;和平街历史文化街区完成一期改造提升,成为长乐旅游街区和古厝的代表,与商务印书馆同时通过国家2A级旅游景区的评定。

“云游长乐”智慧旅游平台让长乐成为全省首个实现全域智慧导览的县区,该平台目前正在进行整体优化升级。依托智慧旅游平台,长乐大力推进“旅游+乡村振兴”“非遗+旅游”跨界融合。

更多>>人物志
更多>>专题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