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旅游频道 > 正文

陈吉:文化情怀与责任担当

2022-07-26 13:08:26 作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余华锦

书家简介

17c40551d1dd03c8d7b2c3c63186c9c.png

陈吉 福建福州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书协会员、第四届福建省书协副主席,福建省艺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美术书法专业委员会主任,“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组织指导委员会主任。

大漆书法作品“五福”被第四十四届世界遗产大会组委会选定为官方文化宣传品,书法作品“福星高照•福佑中华”被选用为福建省推广“福文化”官方宣传品。书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联合国中国书会等30多家机构收藏。受聘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闽江学院等院校客座教授。

黄俊俭:陈吉先生,你好!请你给我们介绍一下“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出台的背景好吗?

陈 吉:好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福建省委和省政府也提出了“建设文化精品工程,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延续福建文脉,打响福建文化品牌”的要求。

自古以来,福建山川如画、钟灵毓秀,文人墨客对福建行之歌咏,图之丹青,不知凡几!从而积淀了深厚且层次丰富的文化生态,也形成了既重传承又能开拓的“闽学”文脉,同时涌现了一批彪炳史册的艺术大家,尤其是自宋代以来,福建书画名家辈出,知名的有蔡襄、张瑞图、黄道周、华嵒、黄慎、伊秉绶等。但由于种种原因,还有许多优秀的书画大家未能被全面地研究和宣传。

2011年,我在基层工作调研中,发现了许多闽籍书画名家名作缺乏系统的收集、保存和宣传,零散在各地展馆和民间私人手里,当下若再不马上进行抢救性工作,那些名家大作很可能将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消失在中华文化的记忆里。作为省文化厅分管领导,同时也是书画界中的人,对此我的心情非常焦急。我知道要完成这项历史使命,是非常艰难的,但我不能视而不见,坐而不管,辜负哺育我的中华文化。因此,我下定决心,不管有多少困难,都要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在原福建省文化厅党组的重视和支持下,在相关部门和单位的配合下,当时我们提出了“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立项方案,并组建了“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组织指导委员会,集思广益,与大家一起开展这项光荣和艰巨的工作。

黄俊俭:你当时兼具福建省文化厅领导和书法家双重身份,能否也从政府部门工作和书画专业双重角度,谈谈这项工作难在哪里?

陈 吉:可以。常言道:“事非经过不知难。”虽然这项工作还没开始之前,对它的艰难性我就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真正实施起来,感觉太难了。一是要对历代闽籍书画家群体进行专业的评估,确定哪些人堪称名家,其哪些作品具有宣传和抢救的价值。二是确定为名家后,哪些人的作品处在濒危状态,亟需列为抢救对象,如何酌情分期分批进行抢救。三是还要确认被抢救对象的艺术生涯里哪个时期的哪些作品能代表他的艺术成就和地位,有的放矢地去抢救。有时候出现争议,仅仅靠集思广益是不够的,还需要自己绞尽脑汁地进行专业思考和做出决断。同时,在政府部门工作层面,操作起来也是很具体、很艰难的。一是全省的文化工作经费总体上是比较紧张的,到处都要用钱,这项工作任务是我们自己增加出来的,要筹措足够的项目经费,也是要颇费周章的。二是要联系和协调全国,甚至海外的各种公私展馆和民间藏家,全面了解各类有关信息,借用作品。三是我原来的工作任务就比较重,新增的这项工作持续时间长,不时在时间精力上发生冲突。四是无论公私展馆和私人藏家都没有必须出借闽籍书画名家作品的法定义务,有些名作要花费许多时间精力,协调方方面面才能成功。五是名家字画比较珍贵,评估价格、借用等交接过程都比较麻烦,生怕丢失损坏,包括后续的运输和展出过程各环节,也还需要专业的安保和存放条件。六是按照国家有关要求,许多具体牵涉到资金使用的外包项目都需要严格的招投标程序,走程序也要耗费一定的时间精力。这项工作在全国是开创性的,没有现成的经验做法可以学习和模仿,只能在实施过程中自己去摸索和总结经验。因此,要做好这项工作难度是很大的。需要有足够的文化情怀和责任担当。

黄俊俭:截止目前,“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推出了几位书画家?

陈 吉:从2011年11月开始,我们推出了黄道周(明代)、张瑞图(明代)、伊秉绶(清代)、陈子奋、沈觐寿、章友芝、朱棠溪、赵玉林、谢义耕、沈耀初、周哲文、李耕、沈锡纯等近20位书画名家。通过举办书画作品展、召开研讨会、出版专集、数字化记录推广传播等形式,推动“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蓬勃开展。

黄俊俭:“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着力打造福建特色文化品牌,在全国开创了先河,你认为其有哪些亮点?

陈 吉:“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作为福建传统文化保护传承重点项目,我们当初构建框架和确定特色时就非常认真,反复推敲后才确定方案,并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及时修正、合理调整。“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能有这样广泛的社会影响,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突出名家传承。“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着眼于打造福建省内外闽籍书画名家的传承载体、连接纽带、展示平台,挖掘、梳理、展示、研究和推介福建省历史上书画名家的艺术人生、艺术风格和艺术品格,传承弘扬福建优秀传统文化,延续福建历史文脉,助力文化强省建设。

二是突出社会参与。“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每场展览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鼓励私人藏家提供作品参展。有的项目,我们还与全国各大博物馆对接联系,争取支持。如黄道周项目,我们从全国15家博物馆精心挑选代表作近50件;伊秉绶项目,我们从全国17家博物馆借来近80件精品力作,展览得以“集大成”,成为艺坛盛事。同时,每次展览也吸引了大批观众走进展厅,促进了文化艺术走近群众、走进生活。

三是突出系统推介。“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从最初单纯举办一个展览的模式,拓展到目前比较成熟的全面挖掘、系统推介的“六个一模式”(举办一个展览、出版一册作品集、召开一场专题研讨会、举办一场专题讲座、组织一次作品巡展、做好一个数字化记录),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四是突出上下联动。把“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纳入福建省文化工作的重点项目,要求加强统筹、注重特色,打造省内有实效、行业有亮点、全国有影响的福建特色文化品牌。为此,专门成立了“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组织指导委员会,由厅领导、相关处室(单位)领导和专家组成,具体负责组织实施。为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部分项目会同福州、泉州、漳州、莆田、三明等相关设区市政府和文化部门联合主办、承办。与此同时,“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得到全国许多国家级、省级博物馆、美术馆的支持,民间收藏家、社会人士也踊跃提供珍藏品,形成上下联动、良性互动的工作格局。

黄俊俭:作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通过这些年的工作,你有哪些心得体会?

陈 吉:“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在组织实施过程得到了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也得到了原文化部、中国书协、中国美协等部门和团体的指导和帮助。在原福建省文化厅统一领导下,厅机关相关处(室)、福建省美术馆、福建博物院、相关各设区市政府及其文化部门群策群力、合力推进,才有今天的成绩和影响。所取得的成效,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促进了福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我们有计划地通过走访专家、学者,以笔录、录音、影像、组织大型书画展、出版画册等方式记录艺术家相关资料,向全社会展示推介他们的艺术成就,讲述他们的艺术人生,弘扬他们的美育精神,为研究福建美术书法发展史提供第一手珍贵的资料,填补学术空白。目前,已出版有《伊秉绶法书》《张瑞图书法艺术》《朱棠溪书法艺术》《章友芝作品集》《沈觐寿书法艺术》《赵玉林书法作品集》《谢义耕书法艺术》等专辑、画册。

二是“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在全国打造了福建特色文化品牌。“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立足于推介福建书画名家,对艺术造诣高深、品格高尚的名家,分期分批组织抢救,广泛征集书画名家散落在社会上的作品,集中展示他们的精品,深入研究他们的艺术风格,为讲好福建故事,传播福建声音,树立福建新形象搭建了平台,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其中,“伊秉绶书法艺术展”还被原文化部评为2017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提名项目。

三是“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的实施得到社会广泛赞誉。通过“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系列活动,坚持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还顺应了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的需求,呼应了他们的心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因此,“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得到福建省领导的充分重视、关心和支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四是“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促进了海内外文化艺术交流。“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吸引了海内外华人的积极关注,为福建省与海内外华人的文化艺术交流搭建了一个平台,促进了海内外的人员往来和文化艺术交流。例如,原福建省文化厅与漳州市政府联合主办的“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纪念沈耀初诞辰110周年书画作品展”。在筹备过程中,海内外艺术工作者和藏家积极响应,他们纷纷送画参展,有不少专家学者专程从海外来到漳州参观交流。

黄俊俭:今后,“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如何向前推进?对此,你有何期待?

陈 吉:“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艺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今后还将持续下去。为了确保这一项目的具体落实,2018年9月,原福建省文化厅召开了“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持续推进专题会,当时,我们邀请省内有名望的专家对各设区市文化部门推荐的60多个候选名家,进行认真研究严格谨慎地评审,最后确定了26人,列入“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第二阶段的抢救对象。

目前,我们本着成熟一个推出一个的工作原则,循序渐进、不断深化、扎扎实实地做好名家名作抢救工作。我们相信,在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今后,“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一定会越办越好。

来源:书法导报

更多>>人物志
更多>>专题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