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推荐 > 正文

十三栋古厝深藏在闽侯 大多套建最大的有十六进

2017-07-10 14:24:30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张静  

后园里保存完好的古民居群。

蹚过小溪,沿着蜿蜒数百米、两边树木郁郁葱葱的村道前行,便能寻得后园里明清建筑群。十三栋古厝深藏在闽侯大湖乡东墘村的幽幽山谷中数百年,是目前闽侯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的古民居群。

特殊的地势加上自然气候的双重庇护,也让生活在这里的刘氏后人几百年来不被打扰。如今,虽然留守的村民越来越少,但这里依旧保持着平静的农耕生活。

为了让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古厝和临风而立的马头墙,能够继续守望着后园里的历史和变迁,村干部们也在保护古厝的道路上努力着。

古厝大多套建

最大的有十六进

7日下午,东墘村原村支书刘用镇告诉记者,后园里自然村古民居群占地1万多平方米,大多建于明末清初。其中,最大的古民居有十六进、108间房,占地约2000平方米。

记者登上村中最高处俯瞰,粉墙、黛瓦、马头墙与层楼叠院、高脊飞檐、曲径回廊、亭台楼榭和谐组合,构成了古民居的基调。

高大的马头墙起起伏伏、各具形态。刘用镇说,“人”字形的马头墙意为五行的“金”、波浪形的马头墙意为五行的“土”等,都是为呼应屋主的生辰八字而有意为之。

古民居群布局合理协调,为天井庭院形布置,即由房屋和围墙组成封闭的空间,庭院以南向厅堂为主,左右为东西两厢,中间为天井,平面组成为“凹”字形。房屋除大门外,只开少数小窗,主要靠天井采光。

这些古厝大多套建,一进套一进,结构大抵相同。“雨天的时候在古厝里穿梭,不用担心会被淋湿。”刘用镇说。

记者注意到,虽然这里的古厝并不奢华,但横梁的中部仍雕有多种华丽图案,立柱的用料也很粗大,梁托、爪柱、叉手等大多雕刻花纹、线脚,梁架构件的组合也十分巧妙。

刘用镇说,以新厝院内的立柱石墩工艺为例,当时先人请来最好的石匠雕刻了多年,但凡镂空出多少斤的石粉,都以相同重量的金粉算作工钱付给工匠,“先人的大气和对工艺精益求精的态度令人佩服”。

古民居“新厝”生活气息浓郁

独特的地势

让村民免于战火

与闽侯其他古民居不同的是,后园里只居住着刘姓族人。他们的祖先于唐末,也就是公元881年避乱入闽,北宋初年迁于后园里。之后,子孙们便在这里繁衍生息、建基创业,并逐渐建起古民居群。

东墘村现任村主任刘敏告诉记者,抗战期间,大湖一度沦陷,著名的大湖战役就在与村子直线距离约1公里的地方发生,但后园里却是大湖乡唯一没有被日本人侵略的地方。

刘敏说,后园里四面环山,仅有一条兰里溪贯穿全村。当时,需要经过村口外一条不到1米宽的石头路,再穿过一片小树林才能入村。抗战期间,日军曾在石头路外停留。或许是因为村口树木交叉生长,视线无法深入,造成了一定的假象,让日军误以为此处树林很大。再加上村子处在山谷中,常被雾气笼罩,最终使村民们免于战火。

“这里真是祖先留给我们后代子孙的绝佳避世、躲灾之地。”刘敏说,也正因为彻底避世,后园里也如世外桃源般鲜为人知。

因避世被遗忘

因时代变迁被重识

常年舒适的气温、保存完好的古民居,以及几百年来不变的美丽风景,让后园里得到了“闽侯婺源”的美誉。

刘用镇说,800多米长的村道沿线遍植高大的梨树。每到春天,这些与古厝年龄一样大的梨树便会开满洁白的梨花,远远望去像是雪花一样挂满枝头。微风吹过,洁白的花瓣随风飘扬、香气四溢。

到了秋天,红枫等乔木的落叶散落在溪边、村道周围,与廊桥、流水、古厝组成绚丽的乡村景色。

“过去因避世而被遗忘,现在因时代变迁而被重识。”东墘村现任村支书刘丽梅说,后园里近年来逐渐被人发现并熟知,成为人们观花、写生、游玩的好去处。

刘丽梅说,村里打算邀请文史专家为古民居的保护出谋划策。目前,后园里也在着手申请国家级传统村落、县级保护文物。

□小贴士

自驾车这样去后园里三环—福州绕城高速—京台高速—闽侯甘蔗出口—112县道—关源里—江洋农场—194县道—大湖乡东墘村。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