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6 17:50:09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谭佩
|
漳州古城夜色璀璨,游人如织。
芗城区级非遗石亭高跷走进漳州古城。 东南网11月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萧镇平 通讯员 刘钦赐 郑文典 文/图)10月29日至31日,由中国旅游协会、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及唐山市政府共同主办的非遗旅游融合创新交流活动在河北唐山举行。 活动聚焦非遗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实践,现场发布了全国20个“2025非遗旅游融合年度创新案例”。由福建省文旅厅选送的《漳州古城:沉浸式古城非遗大观园》作为我省唯一一个创新案例成功入选。 留住原住民 “烟火气”不断 漳州古城坐落于九龙江西溪北岸,拥有超过1330年的历史。现存唐宋子城面积约53公顷,被誉为唐宋城池的“活化石”。古城完整保留了“枕三台、襟两河”的自然格局、“以河为城、以桥为门”的形制特征,以及“九街十三巷”的街巷肌理。中心轴线和府衙轴线至今清晰可辨,是国家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核心区域。 多年来,由于年久失修等原因,漳州古城内不少老房子损坏严重,甚至面临坍塌风险。长期以来,包括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内的社会各界一直呼吁加大漳州古城的保护和修缮力度,开发古城旅游项目。 2014年11月,漳州市、芗城区两级政府启动漳州古城保护修缮工程,开启“有机更新”序幕。其间,先后完成了古城入口广场建设、道路改造、沿街建筑修缮整治等项目建设,建成了东宋河景观带和闽南风格综合体建筑,为漳州古城原住民营造了更加宜人、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 在全国古城开发中,因管理便利而迁出原住民,常导致“人去城空”、同质化与文化断层等问题,不少古城失去原有的“古早味”与“烟火气”。漳州古城则走出了一条不同的路。 “核心保护区原有居民约1.85万人,自2013年以来,仅迁出约1200至1500人,年均迁出不足150人,整体留存率高达92%。台湾路、香港路、延安南路等核心街巷的原住民留存率更超过85%。”漳州古城所在的芗城区西桥街道办事处主任郑蔡乐说,如此高的留存率,让“晨起买早点、午后听南音、傍晚话家常”的日常图景依然鲜活。 “古城发展文旅,既要守护文脉,也要还原真实的生活面貌。”为此,漳州创新推出“原住民+”融合发展模式,以社区营造为理念,构建“原住民+共治+经营+文旅”机制,既保留“古早味”,也让居民在发展中受益。 如“以房养房”模式:鼓励居民利用自有房产经营小吃、民宿等,同时支持产权入股,让无力经营的原住民通过委托专业公司改造获取分红与就业机会。“就业帮扶”政策:每年发布“文旅岗位需求清单”,优先录用原住民从事讲解、演艺、安保等工作;木偶艺术学校,超八成员工为本地居民,月收入平均提高1500元;“古城青年回归计划”则提供最高20万元创业补贴。“能力提升”计划:免费开展非遗传承、民俗展演等培训,搭建“老带新”平台,鼓励青年拜师学艺,已有11名年轻人通过“师徒协议”成为非遗传承人。 目前,古城内1.7万原住民安居乐业,其经营商铺占总数的三分之二,户均月收入增长2000至3000元。2024年,古城客流量达2845万人次,文旅消费突破20亿元,较2023年的6亿元实现跨越式增长。核心区原住民家庭年均收入约12.8万元,较2018年增长180%,显著高于漳州城镇家庭平均水平。 非遗活态化 沉浸式体验 “八宝印泥是国家级非遗,被誉为‘文房第五宝’。”在漳州古城的修文路国家级非遗八宝印泥展示区内,八宝印泥非遗传承人杨煜正向众多游客介绍八宝印泥的悠久历史与文化底蕴。 漳州古城创新非遗“前厂后店”模式,非遗传承人将传统手工作坊改造为“前厂”和“后店”两个区域,“前厂”用于非遗技艺展示,“后店”用于体验和销售,目前八宝印泥、木偶头雕刻等非遗、老字号完成改造。 “没有一根甘蔗可以逃离漳州古城!”如今,喝一瓶片仔癀草甘蔗汁成为许多外地游客游览漳州古城的标配。每逢节假日,古城里的榨果汁店都被挤爆:人们在店前排起长队,门口的甘蔗渣堆成一座座小山。 漳州古城积极推动“爆款+网红”引流模式,选取片仔癀草甘蔗汁、四果汤等独具古城特色的小吃作为重点推介产品,借助日食记、房琪KIKI等“网红”自媒体平台,将其打造为“爆款”产品,提升古城知名度,带动人流和消费。 “哇,小朋友在踩高跷!”每逢节假日,石亭塘边高跷队的小传承人脚踩高跷、身着传统服饰,在古城广场自信表演,引来游客阵阵掌声。 近年来,漳州古城整合社会资源,利用广场与街巷空间,常态化开展民谣、汉服、芗剧、街头艺术等表演,并打造新春庙会、木偶嘉年华、圩日等品牌活动,形成“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文旅氛围。夜间消费业态同步成熟,“夜游、夜演、夜宴、夜购、夜娱”体系逐渐完善,布袋木偶、灯谜、侨批等闽南文化资源也被活化利用,培育出“木偶嘉年华”“古城原住民讲古”等品牌活动。2024年,古城累计举办文旅活动超1200场。 “漳州古城以沉浸场景为国画之镜,让非遗记忆如毛细血管般融入1.7万原住民的市井生活,使古老街巷焕发当代活力。”中国旅游协会会长段强这样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