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5 09:05:28 来源:南平文旅 责任编辑:陈娜
在福建的版图上,浦城是地处最北端的小山城,居闽江上游,界浙、赣、闽三省七县,东北仙霞山脉与西北武夷山脉绵亘,境内溪山环抱,闽江、钱塘江、信江发源于此,有“山延两脉,水注三江”之势。 自古以来,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让浦城成为福建通往中原的门户,是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史称“无事则四达必由之途,有事则百战必争之地”。 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云:“浦城北当仙霞,虞浙江突入;西联分水,虑江右之交驰;东界处州,防矿贼之窃发。是诚全闽之头目,保护不可或怠者也。”浦城历代官府在各要害之处叠石为门,设立关隘达二十余处,屯兵数百,以资防御。古道主要通往北、东、西、南四个方向,东北、西北分别通往浙、赣,两省交界之处通常设立关隘。 泉山,其名最早见于《汉书》。汉武帝时,东越王馀善起兵反叛,在泉山设险抵御汉兵。会稽太守朱买臣向中央政府建议用兵方略时称“东越王居保泉山,一人守险,千人不得上”,即指此地。南朝著名文人江淹贬官到浦城当县令,由泉山古道进入浦城,并写下《渡泉峤出诸山之顶》一诗。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江山县志》载:仙霞又名古泉山、古岭山,中分五岭。在江山境内名窑、茶、小竿,在浦城为大竿(又名枫岭)和梨(五显岭),与仙霞合为六岭。六岭均险峻且在70余里中,故均以仙霞称。所以古泉山为仙霞山脉总称,它绵延闽浙边境,北起浙江省江山市仙霞山、仙霞关,南入福建浦城县。 《浦城县志》载,在唐以前,仙霞岭未开通,泉山境内古道为闽浙往来重要通道。浙江江山入闽大路,自江山廿七都、岭凹、柘岭、寨岭、十八店、海溪、渔沧、忠信、管九、仙阳,以至浦城。逾柘岭东去可达浙江遂昌。因此过柘岭的古道应为闽浙往来年代最早的仙霞通道。 在柘岭南侧有一座石砌关隘——寨岭隘,保存完整,为福建浦城与浙江江山、遂昌界关。清光绪《浦城县志》:寨岭隘,在忠信里,南据县治80里,东至遂昌县230里,北至江山县200里。因寨岭隘南距忠信镇海溪村7.5公里,故又定名为海溪关。 海溪关 黄庆党/供图 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沧桑,古道一侧明嘉靖十年(1531年)的摩崖石刻记载着忠信至遂昌的交通里程,古道沿线的十八店商铺遗址也留有一排排整齐的卵石基础。 从史料记载和现存的遗址分析,泉山仙霞古道上限为西汉时期,主要是以设险抵御汉兵作为军事防守要塞而兴盛,由于后期失去了战略意义而废弃,再加上山高水险,道路难行而遭淘汰,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秦汉古道。 隋炀帝开通京杭大运河后,中原入闽路线多经运河达钱塘江,再溯须江至江山,由江山清湖镇翻越仙霞岭到浦城城关,其间的230里旱路,称为“仙霞古道”,史称“通京大道”。 福清山古道 杨军/图 《读史方舆纪要》载:“凡自浙入闽者,由清湖渡舍舟登陆,连延曲折,逾岭而南,至浦城县西,复舍陆登舟,以达于闽海。中间二百余里,皆谓之仙霞岭路。”此时仙霞古道不仅连接闽台与中原地区的交通往来,同时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之陆路通道。这条“通京大道”兴于唐代早中期至宋代,鼎盛于明清,衰落于民国。 梨岭,俗称五显岭,北距浙、赣不足10公里,岭上的石砌古关四周深坑危堑,林木周密,道路崎岖,堪称“福建第一关”。《读史方舆纪要》又载:“五显岭高峰连云,前横大壑,傍岩飞阁,又类仙霞。其危崖仄径,真是令人一夫当关,千人自废。”《浦城县志》里写道:明洪武元年(1368年),知县张鹏举于岭畔树华表,匾书“梨关”。正德七年(1512年),重立关门。 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重建关楼,南面书“全闽锁钥”,北面书“越闽砥柱”,梨岭关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仙霞古道行至此后穿越关口一路向南,便进入福建境内。 梨岭关 杨军/图 走在被时光消磨得发亮的石板路上,或歇息在些许荒凉的古桥亭中,似乎还能感觉到当年的刀光剑影,聆听到文人墨客吟诵的诗词文赋。 翻越梨岭北上赶考的众多学子中举的故事中,最具神奇色彩的当属“兄弟题名折桂岭”。唐贞元七年(791年),林藻与其弟林蕴联袂进京赶考,在梨岭岭头各折下一支桂,并题下姓名,立下科场必中的誓言。经过努力,兄弟二人相继科举及第,当弟兄二人相携衣锦还乡复经此岭时,林藻题《梨岭》诗一首:“曾向岭头题姓字,不穿杨叶不言归。弟兄各折一只桂,还向岭头联影飞。”折桂岭由此而得名。 或许,这个故事仅是一种巧合而已。但小小的折桂岭,承载了多少八闽莘莘学子的梦想,他们寒窗苦读、跋山涉水、背井离乡,又有几人能如此幸运呢? 如今,仙霞古道浦城境内还保留有深坑古道、小关、飞桥、渔梁驿、揖仙桥、朴树桥、夕阳岭古道等史迹,但它们所承载的历史使命已经完全发生了改变。 仙霞古道 杨军/图 盘亭乡深坑村位于浦城最北端,东北连浙江,西北界江西,是一个鸡鸣三省的边界小山村,民间素有“深坑深万丈,盘亭在天上”的说法,村中自古就有驿道与浙、赣相连。其中仙霞古道深坑段总长约2公里,是浦城保存最为完整的古道之一。 如今古道已不再是交通干线,而是被保护开发作为美丽乡村生态旅游体验线路,古道两侧的层层梯田和大片果林已然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渔梁驿是仙霞古道繁盛时期的一个重要缩影。唐代始设驿,延至明清,为古代中原入闽第一驿。 明清时设枫岭营守备衙门,驻千总、把总,外委有马、步、战守兵共四百二十六名以及烟墩、火药局、校场坪等军事设施。千百年来战事不断,有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追击叛军于渔梁,也有清末刘志标农民起义军袭击守备衙门获胜。 渔梁驿 李虹/图 与此同时,众多文人学者经此驿站也不惜笔墨,留下大量佳作美文。爱国诗人陆游赴仙霞宿渔梁驿,作《宿渔梁无鼓起行有感》诗二首;清代日本琉球国使者程顺则留下《夜宿渔梁》诗文;蔡襄、刘克庄、黄公度、朱熹、袁枚、林则徐等名流皆在此留下足迹,广置诗篇;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三度入闽,均投宿于渔梁。 仙霞古道还是一条商旅之路。唐代经济文化浪潮的高涨,进一步把仙霞古道推向一个新的台阶。至宋代,泉州港口逐渐繁荣,渐于广州并驾齐驱,朝廷市舶岁入占了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港口的发达,促进了商贸的发展,浙、赣、皖等地出产的丝绸、瓷器、茶叶等,正是通过仙霞古道进入东南沿海的福州、泉州、广州等港口,从而链接上了“海上丝绸之路”。 明代王世懋《闽部疏》载:“凡福之䌷丝,漳之纱绢,泉之蓝,福延之铁,福漳之橘,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关及浦城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小关的关墙与驿亭遗址仍在,四周红豆杉、香樟等古树林立,似乎仍在骄傲地述说着那段曾经见证的繁华历史。 浦城城关大西门堪头街后侧的“江山街”,长600米,就是数百年来一支数以万计的俗称“江山担”的挑夫队伍的大本营。他们头戴竹笠,脚穿草鞋,肩挑着浙皖的丝绸、瓷器、茶叶和福建的土特产等货品频繁地往来于仙霞古道上。 建于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的朴树桥是浦城县境内仅见有明确造桥纪年石刻的桥梁,因桥头一颗硕大的厚朴树而得名。桥头北侧引桥的桥面卵石上清晰可见独轮车车辙印痕。 浦城这座“边关”小镇,历史上经历太多浮浮沉沉,或悲或喜,或文或武,或功或过,他们大多跟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得不说一切偶然与必然的发生都和这独特的地理位置息息相关。显然,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纵横千年的繁盛交通线与地势险要的古关隘始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